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性別恆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ender Constancy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性別恆定是指個體對自己性別的認定與扮演,有其一致性與不變性。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的性別發展包含兩方面:其一是生理的,個體自出生生理上就決定了是男性或是女性,以後逐漸成長發展,到了青春期相繼出現次性徵,成為成熟的男性或女性;其二是心理的,在二至七歲之間由自我概念的發展,了解自己生理的性別,心理也接受自己生理性別,並願意做一個由性別決定的人,是正常的性別認定。
  兒童自二歲至七歲之間建立性別恆定的觀念,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了解到自己是男或女,也知道別人的性別,稱為性別認定(gender identity);二是認識到身體所決定的性別是固定的,不能改變,稱為性別固定或性別穩定(gender stability);三是了解自己的性別後,並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性別,言行舉止扮演自己所屬性別的角色,稱為性別的一致性(gender consistenc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性別恆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