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轉換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rkehrtheit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德國教育家巴爾勞復(Theodor Ballauff)提出了「轉換性」的理論。他認為青少年可要求教育。他把青少年設定為具有能力的人,由教師來喚醒他們,使他們的「人性」顯現出來,然後再使他們了悟理性。所謂「轉換性」,是就人的現有情況,經過教育後,可轉換到另一種情況。這種「轉換性」是一種「改變」。因此,教師教學常常以能否形成「轉換性」為前提。
  教學時常考慮兒童時期的「轉換性」,以發揮教育功能,尤其在語言的學習與思想的啟發方面,有重要功能,方式是:(1)經由語言--兒童獲得語言,由童言童語,轉換為一般人日常使用的語言;(2)經由思想--兒童獲得思想,由天真想法,轉換為對某一些與其有關的事情能用頭腦去思考,雖然思想不成熟,但總是會用腦筋想一想。
  「轉換性」起於教學上的「可要求性」,在教學過程中,受教者如果不能達到教育的要求(如能力不足、不專心等),其「轉換性」將是不可能或成效低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轉換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