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懵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ㄏㄨˊㄊㄨˊㄨ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ㄇㄥˊㄉㄨㄥˇ」、「ㄇㄥˊㄖㄢˊㄨˊ」、「ㄇㄧˊㄇ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懵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éng
解釋:
  1. 糊塗無知的樣子。
    【例】懵懂、懵然無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ěng
解釋:
參見「懵懂」條。
注音:
漢語拼音: méng
解釋:
參見「懵懵」、「懵憒」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ó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b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ㄥˇ

1.愚昧無知。《玉篇.心部》:「懵,心亂迷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此老奴顛顛倒倒,是個愚懵之人,其夢何足憑准!」

2.「懵懂」:糊塗、心裡不明白。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那廝也忒懵懂玉山低趄,著鬼祟醉眼乜斜。」《西遊記》第四三回:「你這廝十分懵懂!你道僧人是誰?」

㈡ㄇㄥˊ

1. 「懵懵」:

⑴無知貌。唐.岑參〈感舊賦〉:「上帝懵懵,莫知我冤。」

⑵ 模糊不明貌。南朝梁.江淹〈貽袁常侍〉詩:「鑠鑠霞上景,懵懵雲外山。」

2. 「懵憒」:心中不明瞭。「他對整件事情還是懵憒無知,怎能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3. 「懵騰」:神志迷糊不清。唐.韓偓〈格卑〉詩:「惆悵後塵流落盡,自拋懷抱醉懵騰。」

注音: ㈠ㄇㄥˇ ㈡ㄇ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懵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