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豆形拳蟹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豆形拳蟹
英文名: Philyra pisum
描述:
甲殼相當堅硬,故有「千人捏不死」的俗稱,英名Nut crab, Pebble crab。頭胸甲大致上呈拳頭狀。長寬各約2公分,前後長度略大於寬度,在中央、兩側及邊緣均有許多小顆粒,尤以胃、心區及中鰓區較為明顯。額窄而短,前緣平直,表面中央稍凹。雄性後緣較平直,雌性的稍突出。螯腳強壯,,長節呈圓柱形,背面基部及前、後緣均密布顆粒,腕的背、腹面隆起,內緣具粗糙顆粒,外緣具顆粒隆線,兩指內緣具細齒,指端尖銳。雄蟹的螯腳較長,但體型較小,腹部扁平,背部突起,從上往下看成圓形,頭部突出有點像顆豆子,螯腳前端像套上拳擊手套,故名。4對步腳均相當細小,近圓柱形,光滑,前節的前緣具1隆線,後緣鋒銳,指節扁平,中間有1縱行隆線,邊緣薄而銳,末端尖銳。雄性第一腹肢末端針棒形,稍彎向外方。腹部銳三角形,第2至5節癒合。雌性腹部呈圓形,第3至6節癒合,尾節長圓形,像一粒珍珠寶石。頭胸甲呈青灰色、灰綠色至褐色,甲殼中央有一道淺黃色至白色的縱帶,有些個體的兩側具有黃色至白色的區塊,螯腳多呈紅白相間,步腳呈暗紫紅色。
分布:
本種分佈於印度、波斯灣、印尼、泰國、菲律賓、新加坡、中國大陸(廣東至遼東半島)、西沙、臺灣、韓國、日本、美國西岸等地區,臺灣各地泥沙海岸偶爾可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