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穩定探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able Inquiry
作者: 林陳涌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穩定探討是由施瓦布(Joseph J. Schwab)提出,與「流動探討」(Fluid Inquiry)同是人類從事科學知識探討活動中的兩種不同形式、不同適用階段而互補的探討模式。流動探討是建立原則階段;穩定探討是執行原則階段,兩者是科學活動中輪替的探討模式。
  穩定探討首先接受一個學門既有的研究假說及架構,在此前提之下選擇一個題目從事填空式的研究活動,探討的目的在於累積與充實此一學門的知識領域。對探討者而言,整個學門的架構和探討的方式是既定的,這些既定的原則定義研究問題的意義;指導研究方法的推行,探討者只是毫無意見的接受與應用這些原則。
  基於穩定探討模式的科學教育有其特徵,教科書易將科學知識描述成不再改變的真理,或者將科學的概念實體描繪成真實存在的物體。同時,科學方法就是遵循某特定步驟,如:發現問題、提出假說、計畫測試、進行實驗測試,得到結論。當結論獲得後,意味著此科學探討已結束,而且這個結論就是真理。因此,基於穩定探討模式的科學教育之最主要的教育目標,是在於使學生學得現行的科學知識與方法,使其能熟悉、應用與精緻化現行的科學知識,成為現行科學典範內的工作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穩定探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