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摟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一]lōu[二]lóu[三]lǒu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ㄩㄥˋㄕㄡˇㄅㄧˋㄌㄨㄥˇㄓㄨˋㄏㄜˊㄅㄠˋㄖㄨˊ:「ㄌㄡˇㄅㄠˋ」、「ㄌㄡˇㄐㄧㄢ」、「ㄌㄡˇ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u
解釋:
  1. 牽攏。
    【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孟子.告子下》)
注音:
漢語拼音: lōu
解釋:
  1. 把散在面前的東西聚攏過來。
    【例】待我把這些散穀子摟一摟。
  2. 把衣服挽起來。
    【例】他把下襬一摟,擺個金雞獨立的架式。
  3. 搜括。
    【例】貪官摟財
  4. 招徠。
    【例】摟攬、摟生意
注音:
漢語拼音: lǒu
解釋:
  1. 用手臂攏住,未必如抱的完全圍住。
    【例】摟抱、摟肩、摟腰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u
解釋:
[動]
攏合、牽聚。《說文解字.手部》:「摟,曳聚也。」《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
注音:
漢語拼音: lōu
解釋:
[動]
1.把散在面前的東西聚攏過來。如:「待我把這些穀子摟一摟。」
2.把衣服提挽起來。如:「他把下襬一摟,擺個金雞獨立的架式。」
3.搜刮。如:「像你這種摟線法,我不敢領教。」
4.招徠。如:「摟攬」、「摟生意」。
注音:
漢語拼音: lǒu
解釋:
[動]
用手臂攏抱著。《孟子.告子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紅樓夢》第四○回:「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ㄡˊ

攏合、牽聚。《說文解字.手部》:「摟,曳、聚也。」《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

㈡ㄌㄡ

1. 將散開的東西聚攏起來。如:「待我把這些穀子摟一摟。」《水滸傳》第三八回:「李逵也不答應他,便就地下擄了銀子,又搶了別人賭的十來兩銀子,都摟在布衫兜裏。」

2. 撩、挽。如:「摟起衣袖」。《金瓶梅》第一九回:「婦人一面摟起裙子,坐在身上,噙酒哺在他口裡。」《紅樓夢》第八三回:「紫鵑又把鐲子連袖子輕輕的摟起,不叫壓住了脈息。」

3. 搜刮。如:「貪官汙吏只顧摟錢,不管人民生計。」

4. 招徠。如:「摟攬」、「摟生意」。

㈢ㄌㄡˇ

用手圍抱。《孟子.告子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紅樓夢》第四○回:「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

注音: ㈠ㄌㄡˊ ㈡ㄌㄡ ㈢ㄌ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