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不做,二不休 - 教育百科
ˋ
ˋ
ˋ
ˋ
  • 漢語拼音 yī bù zuò , èr bù xi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 bù zuò , èr bù xiū
解釋:
既然已經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本作「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語出唐.趙元一《奉天錄》卷四。唐代張光晟隨朱泚叛亂,敗後,光晟殺朱泚,向前來征討之李晟投降,仍難逃死罪。受刑前云:「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意思是要就不要叛變,既已叛變,索性幹到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誰知惡人手辣心硬,一不做,二不休,叫得先打後商量,……也必了人性命,然後動手的。」《野叟曝言》第一○○回:「這事情弄大了!一不做,二不休,如今須得韋大哥為主,打開倉庫,招兵買馬,放出獄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不做,二不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