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蟾蜍:一種冷血動物。體型肥大,動作遲緩,不能鳴叫。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常棲息於陰溼之地。或稱為「癩蛤蟆」。如:「蟾蜍的毒液對人類並無大害,只是用來嚇阻小動物及昆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ú |
解釋:
參見「蟾蜍」條。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ú |
解釋:
[名] 蝳蜍:蜘蛛的別名。參見「蜘蛛」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ㄔㄨˊ 「蟾蜍」: ⑴ 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三.異事.冢中棄兒吸蟾氣》:「有大蟾蜍如車輪,氣咻咻然出穴中。」或稱為「癩蛤蟆」、「戚施」、「詹諸」。 ⑵ 代指月亮。《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虧復圓。」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月也你本細如弓一半兒蟾蜍,卻休明如鏡照三千世界。」 ㈡ㄩˊ 「蝳蜍」:蜘蛛之別名。《玉篇.虫部》:「蜍,蝳蜍。」澤存堂本《玉篇.虫部》「蝳」字:「蝳,蝳蜍,肥大蜘蛛。」《廣韻.平聲.魚韻》:「蜍,蜘蛛。」亦稱為「蛛蛛」、「蠋蝓」、「社公」。 |
|
注音: | ㈠ㄔㄨˊ ㈡ㄩ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蜍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