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柏農拉黑伯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on Gonole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Laniarius barbarus
形態:
長22公分,頭部至後頸及背部、尾羽黑色,翼黑色,肩羽末端白色且內側飛羽邊緣白色而形成白色的翼斑。喉、頸側、胸至腹部赤紅色,略有白色細紋,尾下覆羽橙黃色有黑色縱紋,喙、腳黑色。
分布:
共2亞種,分布於非洲西部。
生態習性:
棲習於疏林草原的豆科大樹或是密生灌叢,也偶爾出現於紅樹林及河岸;生性害羞,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牠在灌叢中主要以跳躍的方式行動,有時輕拍雙翼,再滑行至所需到達的地万,身手輕巧敏捷。多於地面捕食昆蟲,有時也到樹幹或是枝葉上覓食。繁殖期時雄鳥叫聲多變,雌鳥也會以二重唱的方式回應,築巢時對人類十分敏感,一有異樣則馬上棄巢甚至自行摧毀鳥巢。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叢林伯勞科 (Family Malaconot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柏農拉黑伯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