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風浪水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ind-wave tank
作者: 吳重雄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造船或海洋工程方面的研究人員,為了探討船舶或海洋結構物(如防波堤、鑽油平台、海底電纜等)在海中的種種特性,通常均先在水池中進行模型試驗,上述試驗用水池通常稱之為水槽,其形狀類似一般的游泳池,常見的有拖航水槽(towing tank),其長度約在50公尺到1000公尺之間,寬度約在2公尺至20公尺之間,而深度約在2公尺至16公尺之間,此種水槽上裝有拖車,以便拖著船模以各種不同的速度航行。另有一種水槽叫做操縱性能水槽(maneuvering tank),其形狀近於正方形,長寬均約在40至100公尺之間,深度在1至2公尺之間,其主要目的係供船舶運動試驗之用。在上述水槽中,若裝有造波機及鼓風機,使水槽中產生風與浪,而使試驗情況更接近於實際的海況,則稱為風浪水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風浪水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