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 l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人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 lì |
解釋:
1.人為的力量。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紅樓夢》第四八回:「一半盡人力,一半聽天命罷了。」 2.人的勞動力。如:「實施農業機械化,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3.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包括就業人口與失業人口。如:「人力銀行」、「人力資源」。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人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anpower |
作者: | 蓋浙生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力為生產的要素之一;在古典經濟學家的觀念中,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從事粗陋的手藝工作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彼此相等並與生俱來的,因此一向將勞動者看作是一種基本的同質生產要素。 但這種與生俱來的生產能力是很低的,「人」透過某種訓練後其天生的潛力可以充分發揮。這種潛力非天生能力可以比媲 ,可以使其生產力增加。「人」經過正規教育或是訓練後所發揮的生產力謂之「人力」。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