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伍振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是北伐前夕國民政府設立的教育行政機關。緣民國初年,時局紊亂,軍閥割據;十四年(1925)七月,國民政府成立於廣州,並於十五年三月一日設立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掌管中央教育機關,並指導監督地方教育行政。教育行政委員會採委員制,以國民政府所委教育行政委員為幹部,組成幹部會,並推舉常務委員二人,處理常務。幹部會下設行政事務廳,依幹部會之議決,處理本委員會所管事務。行政事務廳由祕書、參事與督學三處構成,分別掌理各有關事項。
  北伐開始不久,武漢即告收復,國民政府乃由廣州遷至武漢,而教育行政委員會則仍留穗;由於政治重心北移,委員亦相繼離去,委員會逐漸形停頓。武漢政府一度有設立教育部之議,唯不久寧漢分裂,南京另行組成政府,並命留守廣州之教育行政委員會遷滬辦公,另於南京設辦事處,掌理全國教育行政事務。
  十六年四月,由於北伐進行順利,全國統一在望,中央政治會議因於第一○五次會議議決,創設大學院於南京,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主管全國學術及教育行政事宜,前此設立之教育行政委員會即行併入而告結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