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漉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ㄟˇㄇㄢˋㄇㄢˋ˙ㄉㄜㄨㄤˇㄒㄧㄚˋㄕㄣˋㄖㄨˊ:「ㄕㄣˋㄌㄨˋ」。
  2. ㄌㄨˋㄌㄨˋㄌㄧㄣˊㄌㄧㄣ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ㄋㄧˇㄗㄣˇ˙ㄇㄜㄑㄩㄢˊㄕㄣㄉㄡㄌㄨˋㄌㄨˋ˙ㄉ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液體慢慢往下滲。
    【例】滲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水慢慢的下滲。《戰國策.楚策四》:「漉汁灑地,白汗交流。」《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2.竭盡、乾涸。《禮記.月令》:「是月也,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3.過濾、濾清。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五:「漉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搖晃、震盪。
音讀: l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舀取。《說文解字.水部》:「漉,浚也。」

2. 竭盡、乾涸。《玉篇.水部》:「漉,竭也,涸也。」《禮記.月令》:「是月也,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3. 水慢慢下滲。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漉,……一曰水下皃(貌)也。」《戰國策.楚策四》:「漉汁灑地,白汗交流。」《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4. 過濾、濾清。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晉.陶淵明〈歸田園居〉詩五首之五:「漉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倒不如我這拂黃塵的布袍。漉渾酒的綸巾。」

注音: 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