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汎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
解釋:
  1. 漂浮。通「泛」。
    【例】汎舟
  2. 普遍、廣泛。通「泛」。
    【例】汎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
解釋:
[動]
漂浮。通「泛」。三國魏.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二:「汎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埛。」
[副]
普遍、廣泛。通「泛」。《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南齊書.卷四一.周顒傳》:「汎涉百家,長於佛理。」
[名]
姓。如漢代有汎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漂浮,常用於指駕舟。通「泛」。《說文解字.水部》:「汎,浮皃(貌)。」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清.王猷定《湯琵琶傳》:「居楚三年,偶汎洞庭,風濤大作,舟人惶擾失措。應曾匡坐彈『洞庭秋思』。」

2. 漂流不定貌。《字彙.水部》:「汎,任風波自縱漂也。」《抱朴子.外篇.詰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汎然不繫,恢爾自得。」

3. 彈奏琴瑟。晉.陶淵明〈閑情賦〉:「搴朱幃而正坐,汎清瑟以自欣。」南朝梁.江淹〈王徵君〉詩:「鍊藥矚虛幌,汎瑟臥遙帷。」

4. 普遍、廣泛。通「泛」。《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南齊書.卷四一.列傳.周顒》:「汎涉百家,長於佛理。」

5. 姓。如漢代有汎嶷。

注音: ㄈ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汎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