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吐血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tù xi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ù xiě
解釋:
  1. 上消化道出血,並經口嘔出的現象。
    【例】他因胃潰瘍而吐血,現已送醫急救。
  2. 情緒激動、生氣。
    【例】一想起他說的那些渾話,就讓人吐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吐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ù xiě
解釋:
1.消化道內出血,而嘔吐出來的現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醫診脈云:『腸斷矣!』因爾便吐血,數日而亡。」《三國演義》第三一回:「且說袁紹自舊歲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議欲攻許都。」
2.形容非常激動、生氣。如:「一想起他說的那些話,就讓人吐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吐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òo-hueh/thòo-hui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嘔出血來。
  2. [[動] ] 形容情緒激動或生氣。
  3. [[形] ] 說謊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吐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吐血呸血咯血嘔血嘔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