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匏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ㄅㄠ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pá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o
解釋:
  1. 植物名。一種葫蘆。果實圓大而扁,晒乾之後可當涉水的交通工具,從中剖開亦可做盛水的容器。
  2. 樂器名。古笙竽以匏為座,故此類樂器稱為「匏」,與金、石、土、革、絲、木、竹合稱為「八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o
解釋:
[名]
1.植物名。一種葫蘆。果實圓大而扁,晒乾之後可當涉水的交通工具,從中剖開亦可做盛水的容器。
2.樂器名。古笙竽以匏為座,故此類樂器稱為「匏」,與金、石、土、革、絲、木、竹合稱為「八音」。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譬陶匏異器,並為入耳之娛。」
3.姓。如漢代有匏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瓜果類。外觀呈葫蘆狀,為常見食材,可直接烹調,亦可製成菜乾。曬乾剖開除去中間乾燥的果肉後,可當作杓子使用。
同義詞: 匏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植物名。一種葫蘆,果實圓大而扁,曬乾後可當涉水工具,從中剖開則可盛水。《說文解字.包部》:「匏,瓠也。」《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2. 樂器名。古笙竽以匏為座,故此類樂器稱為「匏」,與金、石、土、革、絲、木、竹合稱為「八音」。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譬陶匏異器,並為入耳之娛。」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萬慮一交,動心驚耳,逸響笙匏。」

3. 姓。如漢代有匏敏。

注音: ㄆ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