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激發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cited Stat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原子或分子之內部能量高於基態能量時所處的量子狀態,為量子力學的穩態(steady state)中之基態以外的狀態。它是由於原子或分子通過吸收光子或與其它粒子相互作用,使其外層的一個或多個電子占據了較高的能量軌道,並在較低的軌道留下一個或多個空位的狀態所致。處於激發態的原子或分子並不穩定,壽命通常很短(10-7-10-10s)。可以再吸收光,而躍遷到更高的激發態,或者以發射光或其它方式釋放出過剩的能量,而躍遷回到較低的激發態或基態。根據吸收能量的狀況,激發態可以是電子激發態或振動激發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激發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