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吸濕係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ydroscopic coefficient
作者: 許銘熙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根據密契爾利希(Mitscherlish)氏之定義,乾燥土壤在吸水過程中,當濕潤總熱量達最大時之土壤含水量,稱之為吸濕係數,密氏對吸濕係數之測定,為應用 10% 之硫酸溶液,其缺點為測定時之溫度並不確定,故其吸濕範圍在 pF 4.5-6.0 之間。最近,土壤最大吸濕量之測定,多採用美國農業部之標準,即硫酸濃度 3.3% (重量比),在玻璃乾燥器中之溫度為 20°C,此時之相對濕度為 98.2%,相當於 pF 值為 4.42。從植物利用水分之觀點而言,吸濕係數亦稱為「枯死貯水量」,因而植物枯死之極限為吸濕係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吸濕係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