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般武藝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bā bān wǔ y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十八般武藝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bā bān wǔ yì |
解釋:
1.中國舊有十八種兵器的武藝。相傳為戰國時孫臏、吳起所傳。究竟是那十八種兵器,說法不一,一般的說法是指鎗、戟、棍、鉞、叉、钂、鉤、槊、環、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等。 2.比喻多種武藝或技能。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憑著俺十八般武藝,定下了六十四處征塵,都是神烏馬踏成了這唐社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八般武藝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