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儔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óu
解釋:
  1. 伴侶。
    【例】燕侶鶯儔
  2. 同類、同輩。
    【例】儔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óu
解釋:
[名]
1.伴侶。唐.韓愈〈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
2.同類、同輩。《文選.曹植.七啟》:「若夫田文無忌之儔,乃上古之俊公子也。」
[動]
匹敵、相比。《文選.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ㄠˋ

遮蔽。《說文解字.人部》:「儔,翳也。」清.段玉裁.注:「儔有隱蔽之訓,而其音與疇侶絕不同,與翿纛音同,由其義相近也。」《玉篇.人部》:「儔,隱蔽也。」《廣韻.去聲.號韻》:「儔,隱也。」

㈡ㄔㄡˊ

1. 伴侶。如:「儔侶」、「儔匹」。《玉篇.人部》:「儔,侶也。」唐.韓愈〈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

2. 同輩、同類。漢.王符《潛夫論.忠貴》:「此等之儔,雖見貴於時君,然上不順天心,下不得民意。」三國魏.曹植〈七啟〉:「若夫田文、無忌之儔,乃上古之俊公子也。」

3. 匹敵、抗衡。三國魏.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注音: ㈠ㄉㄠˋ ㈡ㄔ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