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物理吸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ysical Absorp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溶解之氣體與溶劑或溶劑中某種成分,在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下因物理平衡作用而發生之吸收過程。此時,溶解的氣體所產生之平衡蒸氣壓與溶質及溶劑之性質、整個系統之溫度、壓力和濃度有關。吸收過程之驅動力,等於氣相中氣體之分壓與溶液中該溶質氣體之平衡蒸氣壓之差。因溶解度與氣體分壓成正比,故不易完全去除氣體中之溶質成份,較適用於溶質氣體分壓較高時。物理吸收時會產生近於冷凝熱之吸收熱(溶解熱),其值較化學吸收為小,約在數百至一千kcal/gmole。以水吸收CO2、SO2及甲醛蒸氣,均屬物理吸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物理吸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