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人類學 - 教育百科
心 | |
理 | |
人 | |
類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理人類學的理論認為每一個人是「可教育之人」,所研究的內容包括:(1)人性的研究,從教育的需要性與可能性去研究,(2)社會生活的內涵與規範精神的意義與教育的喚醒力量,(3)對於人的改變在取向方面之直接與間接的作用的研究。 心理人類學對於人的科學的研究採用三個觀點:(1)體驗的觀點,(2)行為的觀點,(3)工作的觀點。 就一般情形而言,心理學的發展常常有新的原則發展出來,對於人的能力的分析與認識有幫助。心理學對於「人格理論」的探討十分重視,而「人格理論」的探討也成為心理人類學重要的任務之一。 心理人類學研究的取向為: 以上是心理人類學研究取向的重點與方法。心理人類學的取向尚與發展心理學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人是發展的,其發展的法則與成熟的過程是發展心理學所要探討的,而心理人類學除了探討與發展外,又探討人的學習過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理人類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