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詹德琳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endlin, Eugene T.
作者: 劉焜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詹德琳(1926~)係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於奧國維也納,有猶太血統之心理治療家。一九三九年移民美國,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哲學,一九五○年獲哲學碩士學位,後來又與羅吉斯(Carl R. Rogers)邂逅,開始對心理治療表示關心,一九五八年取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詹德琳在心理學方面的最大貢獻是闡明經驗(experience)與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關係。他在〔經驗與意義的創生〕(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1962)一書中,曾經從現象學的觀點說明經驗與概念化的關係,這不僅對於現象學的哲學有獨特的貢獻,並且促使羅吉斯的個人中心理論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三年,羅吉斯在威斯康辛大學精神醫學研究所主持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療的大規模研究計畫時,詹德琳參與研究。一九六三年回到芝加哥大學,前後十三年擔任美國心理學會心理治療分會發行的〔心理治療:研究與實行〕(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雜誌主編。一九七○年,以四十四歲的少壯學者獲心理治療學會第一屆心理學家特殊貢獻獎(Distinguished Professional Psychologist Award)。
  早在一九六一年,詹德琳在其生理心理學的專書中已經呈現Focusing(專注)的雛型。一九六四年發表〔人格改變說〕(A Theory of Personality Change)一文,提出Focusing的步驟,一九六九年始以〔專注〕(Focusing)為題發表論文。一九七八、一九八一年出版〔專注〕專著,同時發表經驗心理治療(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y),一九八八年發表〔夢與專注〕(Dream and focusing)。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詹德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