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癩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ㄣㄓㄤˇㄔㄨㄤㄦˊ使ㄕˇㄇㄠˊㄈㄚˇㄊㄨㄛㄌㄨㄛˋ˙ㄉㄜㄅㄧㄥˋㄓㄨㄤˋㄖㄨˊ:「ㄌㄞˋㄆㄧˊㄍㄡˇ」、「ㄌㄞˋㄌㄧˋㄊㄡˊ」。
  2. ㄜˋㄒㄧㄥˋㄔㄨㄢˊㄖㄢˇㄅㄧㄥˋㄐㄧˊㄇㄚˊㄈㄥㄅ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ài
解釋:
  1. 長癬或疥瘡而使毛髮脫落的病狀。
    【例】癩皮狗
  2. →痳瘋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ài
解釋:
[名]
1.病名。即麻瘋。參見「麻瘋」條。
2.生癬或疥瘡而使毛髮脫落的狀況。如:「他因常年頭上長癬,頭髮有一撮沒一撮的,所以村子裡都叫他『王癩子』。」
[形]
不好。通「賴」。如:「東西有好有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á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病名。即「麻瘋」。

2. 生癬或疥瘡而使毛髮脫落之疾。《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我不管他是生癬生瘡,我只和他們生癩;我不管他是講雞講鴨子,我只合他們講鵝。」《紅樓夢》第八回:「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鑿在金器上。」

3. 不好、壞。通「賴」。如:「東西有好有癩。」宋.馬永易《實賓錄.卷一四.高癩子》:「俚俗語謂奪攘苟得無愧恥者為癩子,猶言無賴也。」

注音: ㄌ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癩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