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灣家白蟻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臺灣家白蟻
英文名: Coptotermes formosanus
描述:
Coptotermes 這個屬名在拉丁字根中,Copto- 是 Cut 的意思,Wasmann 在1896年命名時指出,由於這類白蟻兵蟻的前額(側面觀)有截斷的切面,而這個位置有明顯的額腺開口,所以用 Copto- 這個特徵來命名;而 termes 為白蟻之意,故絕大多數的白蟻屬名都以 termes 為字根。但 Coptotermes 的中文屬名卻不是照其拉丁字義直接翻譯,而是以家白蟻屬或乳白蟻屬稱之,由於該屬白蟻為台灣地區所有白蟻種類中危害人類家屋情況最為嚴重者,故以家白蟻稱之甚為貼切;而乳白蟻之稱,乃因其兵蟻會從額腺分泌防禦性白色液體之故。台灣家白蟻是屬於地下白蟻,會建立一個地底的主巢,透過地下隧道或者在物體的表面建築寬約5-12 mm的泥道,用以連接巢、食物與水源,當破壞泥道時,兵蟻會在開口防禦,並且頭部前端窗點會分泌乳白色黏液。有翅生殖型體長含翅,平均14.27 mm,與直徑20 mm的一元硬幣相比,明顯大於其1/2直徑,頭部呈淡褐色,相較於黃色的胸部與腹部,有明顯色差,翅透明。兵蟻體長平均4.98 mm,頭呈黃色,水滴狀,頭前端有開口,會分泌乳白色黏液,大顎向前凸出,為夾式,胸部與腹部呈白色。工蟻體長平均4.41 mm,頭寬1.23 mm,頭、胸、腹三段,皆呈乳白色。
分布:
原生地為中國南方 (Kistner 1985),亦有其它證據支持應包含日本南方島嶼 (Maruyama and Iwata 2002, Tsunoda 2006)以及台灣(Li et al 2009)。20世紀初期以前,台灣家白蟻僅限於上述三地區;1920年代在夏威夷有發現;1950年代則在南非與斯里蘭卡被發現;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軍從太平洋撤軍,被害的木材與木製設施被運回美國各港口,並經過船隻、鐵路運輸,迅速擴散到美國南方各州。台灣家白蟻目前分佈地區含:亞洲:台灣,中國(福建省、海南省、廣東省、廣西省、江西省、四川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安徽省、香港),日本;大洋洲:夏威夷,關島,馬紹爾群島,中途島;非洲:南非;北美洲:美國(喬治亞州、佛羅里達州、阿拉巴馬州、加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南、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德州);南美洲:巴西 (Edwards and Mill 1986,Su 2003)。
作者: 李後鋒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