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皁 - 教育百科
皁 |
|
- 部首 白
- 部首外筆畫 2畫
- 總筆畫 7畫
- 漢語拼音 z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ào |
解釋:
[名] 1.黑色。《玉篇.白部》:「皁,色黑也。」如:「皁白」。 2.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的差役。如:「皁隸」。《集韻.上聲.皓韻》:「皁,賤人。」《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3.餵食牛馬的食槽。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4.洗衣去汙的用品。同「皂」。 5.已經結成但尚未堅實的穀實。《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堅既好。」漢.毛亨.傳:「實未堅者曰皁。」 [形] 黑色的。《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皁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寧常著皁帽,布襦褲,布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 ㄗㄠˋ #ㄗㄠˋ |
正字: | 草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說文.艸部》。
▲此字音讀為ㄗㄠˋ時,為「草」之異體。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皁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