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矽孔雀石 - 教育百科
| 矽 | |
| 孔 | |
| 雀 | |
| 石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矽孔雀石的英文名稱Chrysocolla,是來自希臘語中的金(Gold)和膠(Glue)二字,因為它與一種銲金物質非常相似的緣故。針狀晶體相當罕見,在自然界中多以皮殼狀、葡萄狀、纖維狀或輻射狀集合體出現,從藍、藍綠到綠色為主,若含有雜質,也會呈現出褐到黑色。 矽孔雀石為一種次生的含銅礦物,主要產在含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常與孔雀石、藍銅礦、赤銅礦、自然銅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現,為部分藍色或綠色玉髓的重要內含物。台灣東部所產之藍玉髓(俗稱台灣藍寶),有些學者認為是因內含矽孔雀石的緣故。 |
||
|
知識 1: 1~1.99 |
||
| 學域-大分類: | 地質-岩礦類 | |
| 紀錄類別: | 礦物知識單元 | |
| 國內產地: | 產於金瓜石的金銅礦床中。 | |
| 國外產地: | 美國New Mexico的Chino pit和Hansonburg district、Utah的Tintic district | |
| 礦物分類: | 矽酸鹽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矽孔雀石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