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籠頭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lóng tó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ng tóu
解釋:
1.牢獄犯人中,最狡黠而為群犯首領者。
2.束髮。《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只見一個籠頭的小廝拿了四碗嗄飯,四碟小菜,一壺熱酒,送將來。」
注音:
漢語拼音: lóng tou
解釋:
套在馬、騾、驢等牲口頭上的絡頭,可藉此控制其行動。《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唯畫作兩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間,一牛著金籠頭,有人執繩,以杖驅之。」《紅樓夢》第八回:「他是沒籠頭的馬,天天逛不了,那裡肯在家一日!」也稱為「絡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籠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