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粒腺體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itochondria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真核細胞中所具有的胞器(organelle),呈球狀顆粒、短棒狀或長絲狀;具有二層膜系統,外膜(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和內膜(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內膜向內褶疊成脊突(cristae),大大地增加表面積,內膜包圍的空間稱為粒腺體基質(mitochondrial matrix)。粒腺體為細胞能量產生的地方,三羧酸循環(TCA cycle),呼吸鏈電子傳遞(respiratory chain electron transport),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皆在粒腺體內進行。根據內共生說(endosymbiosis theory),存在於真核細胞的某些胞器,如葉綠體、粒腺體等,係由較大的細胞吞食較小的細菌細胞並構成共生關係,由細菌細胞演化而成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粒腺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Mitochondria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解剖學名詞。細胞內部形狀似香腸的小顆粒,其內部含有氧,與細胞內的氧化作用有關。也是細胞內新陳代謝物質之儲藏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粒腺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