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繸斑裸胸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rk-Spotted Moray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Gymnothorax fimbriatus (Bennett, 1831)
形態:
上、下頜較為尖長,且略呈彎勾狀。頜齒單列,尖牙狀;鋤骨齒亦為單列。魚體底色為黃白至淡褐色,體側有許多黑斑塊,沿著頭尾方向排成3~5列;部分個體體側之黑色斑塊或有垂直相互連成帶狀波紋的變異形式。背鰭、臀鰭的邊緣顏色較淡;背鰭、臀鰭上常具有黑色繸狀斑紋。小至中等體型的鯙類;體長可達80公分。
分布:
於西太平洋的印尼、日本、澳洲;中部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等海域。在臺灣見於澳底、南方澳、成功、南灣、萬里桐、小琉球及澎湖等地海域。
生態習性:
本種小型個體棲息於珊瑚礁潮間帶的潮池中。食慾旺盛,成長迅速;性情凶猛,能在水中游泳,同時並獵捕其他游泳速度較慢的活魚及餌食。吻部在白天為暗褐色,但夜間則褪成和其他部位相同的底色。
利用:
可供食用,或飼養作為寵物。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亞目: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科: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繸斑裸胸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