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頓悟學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sight Learning
作者: 陳李綢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頓悟學習是早期完形心理學派的主要學習理論觀點,亦是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觀點。在二十世紀初,與美國行為學派同時崛起的是德國的完形心理學派(Gestalt Psychology),這個學派是由魏泰默爾(M. Wertheimer)、柯夫卡(K. Koffka)及柯勒(W. Köhler)等人共同建立的。
  頓悟學習經柯勒實驗證明;他以黑猩猩的實驗說明動物的學習有賴於頓悟,並非依靠嘗試錯誤,也就是說,動物必須了解整個情境中各個刺激變項間的關係;突然領悟到此一關係,學習始能成功。柯勒認為動物所學習的並不是特殊的動作習慣,亦非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知覺到個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因此,頓悟學習係指個體在學習情境中,發現到各種刺激線索之間的關係,從而運用並解決問題的學習歷程。認知學派認為學習的產生是由於個體的知覺、認知與思考到個體與環境間的關係,而不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頓悟學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