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完形心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estalt Psychology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完形心理學是完形心理學派的觀點。這派觀點對人類知覺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貢獻。其主要觀點是:一個人所產生的知覺經驗受刺激訊息的組型所影響。這個說法是十九世紀末的完形心理學派的學者所提出,「完形」是指「形狀」或「組合」。完形的涵義是說:部分的總和並不代表整體的知覺經驗。德國心理學家魏泰默爾(M. Wertheimer)研究知覺與意識,反對結構主義或行為主義所主張的多個反應就可以形成整體的觀點。他們認為知覺來自外在訊息,這些訊息可能是一個個分離的事物,但是我們對多個訊息所產生的知覺經驗卻是整體性的。因為人們在接受訊息的同時,心理現象會將訊息加以組織。這時的訊息就可能和原來客觀的訊息有所不同,因為這時的客觀訊息已可能被賦予某種意義,而形成個人特殊的知覺經驗。
  完形心理學者曾做過許多的實徵研究,並歸納出「完形的組織法則」,包括:相似法則(law of similarity)、接近法則(law of proximity)、閉合法則(law of closure)及連續法則(law of continuity)等。這些實徵性的研究發現,人類的視覺建構似乎具有一種傾向,會很自然的將某些殘缺的訊息加以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覺經驗。此外,柯勒(W. Köhler)曾經用猩猩進行頓悟實驗,將猩猩關在籠子裡,讓牠搆不著籠外的食物。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各種方法,最後猩猩將棒子連接起來搆著食物。柯勒的解釋是說:當遇到問題時,個人會去思考問題,了解情境中各項要素的關係後,產生了對整體情境的知覺經驗,因而解決問題。例如,猩猩在發現棒子與食物的關係之後,頓悟出可用棒子構取食物。於是棒子與食物不再是毫無關聯的兩個刺激。二者已成為整個情境,是完形中不可分離的部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完形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