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稼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
解釋:
  1. 泛指農作物。
    【例】莊稼
  2. 耕作。
    【例】耕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
解釋:
[名]
禾的穗和果實。亦泛指農作物。如:「莊稼」。《詩經.豳風.七月》:「十月納禾稼。」
[動]
耕作。如:「耕稼」、「稼穡」。《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粟,稼而生者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禾之穗或果實。亦泛指農作物。《說文解字.禾部》:「稼,禾之秀實為稼。」《詩經.豳風.七月》:「十月納禾稼。」《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任延》:「是歲風雨順節,穀稼豐衍。」

2. 耕作。《玉篇.禾部》:「稼,樹五穀也。」《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不想這樊遲是話不問,偏偏的要請學稼請學圃起來,夫子深恐他走入長沮桀溺的一路。」

注音: ㄐㄧ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稼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