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心理動作能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sychomtor Ability
作者: 劉威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理動作能力指個體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動作技能。這種能力的表現有賴各種感官、知覺與動作的適當配合,以對外界的刺激,作出準確的反應。如果個人能在適當的時間、位置,對刺激做出最適當而準確的動作反應者,則表示此人有高度的心理動作能力;反之,則心理動作能力不高。例如使用工具時,能手眼協調,好比優秀的棒球打擊者能在瞬間,將快速移動的球以球棒擊出安打,即為高度心理動作能力的表現。在心理學上,心理動作能力是學習精密技術的基本條件,也是技能學習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理動作能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