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惙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chu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ò
解釋:
[形]
1.憂愁。《說文解字.心部》:「惙,憂也。」如:「惙惙」。《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
2.疲憊。唐.柳宗元〈為戶部王叔文陳情表〉:「忽患瘖風發動,狀候非常,今雖似退,猶甚虛惙。」
[動]
停止。通「輟」。《莊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圍之數帀,而絃歌不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憂愁。如:「惙惙」。《說文解字.心部》:「惙,憂也。」《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梁鴻》:「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

2. 疲憊。《玉篇.心部》:「惙,疲也。」唐.柳宗元〈為戶部王叔文陳情表〉:「忽患瘖風發動,狀候非常,今雖似退,猶甚虛惙。」《聊齋志異.卷一○.胭脂》:「漸廢飲食,寢疾惙頓。」

3. 停止。通「輟」。《莊子.秋水》:「孔子游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惙。」

注音: ㄔ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