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連續萃取試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Sequential Leach Tes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此試驗係用來評估金屬自固體物質之溶出性。進行五次pH值逐漸降低的連續萃取,可將污染物分成五個部份:(1)可交換離子部份、(2)表面氧化物及碳酸鹽鍵結金屬、(3)鐵錳氧化物鍵結金屬離子部份、(4)有機質及硫化物鍵結金屬部份、及(5)殘餘金屬離子部份。前三項被歸類為短期或長期可能溶出,而後二項則被歸類為不可能溶出。此試驗係將試料於60℃烘箱中乾燥後,研磨至能通過ASTM325號篩(45μm)後,取0.5克試料置於離心管中,逐次分別以五種不同pH值之萃取劑進行萃取。每一pH值萃取時應劇烈震盪及/或加熱一特定時間後,以離心方式將固液分離,液體進行分析,固體則以蒸餾水淋洗,離心分離後,再進行另一pH值之萃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連續萃取試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