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蕓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yú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ún
解釋:
參見「蕓薹」、「蕓輝」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蕓輝」:香草名,出于闐國。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上:「蕓輝,香草名也,出于闐國,其香潔白如玉,入土不朽爛。」

2. 「蕓薹」:油菜別名。莖高一至二公尺,葉大,色濃綠,形似倒卵,葉緣有缺刻。夏開黃花。果實為長角,圓柱形,內藏黑花種子數十粒,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嫩葉可作蔬菜。《玉篇.艸部》:「蕓,蕓薹菜。」

注音: ㄩ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