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芮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uì
解釋:
  1. →芮芮
  2.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uì
解釋:
[形]
草初生時柔嫩的樣子。《說文解字.艸部》:「芮,芮芮,艸生貌。」清.段玉裁.注:「芮芮與茙茙雙聲,柔細之狀。」
[名]
1.繫在楯後的絲帶。《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革抉、㕹芮,無不畢具。」
2.水邊。《詩經.大雅.公劉》:「止旅乃密,芮鞫之即。」《文選.木華.海賦》:「若乃雲錦散文於沙芮之際。」
3.姓。如三國時吳國有芮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芮芮」:草初生時柔細貌。《說文解字.艸部》:「芮,芮芮,艸生貌。」清.段玉裁.注:「芮芮與茙茙雙聲,柔細之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七.草部.石龍芮》引南朝梁.陶弘景曰:「東山石上所生者,其葉芮芮短小。」

2. 小貌。晉.潘岳〈西征賦〉:「營宇寺署,肆廛管庫,蕞芮於城隅者,百不一處。」

3. 柔軟。《呂氏春秋.孝行.必己》:「不食穀實,不衣芮溫。」

4. 繫於盾後方之絲帶。《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革抉、㕹芮,無不畢具。」

5. 水邊。通「汭」。《詩經.大雅.公劉》:「止旅乃密,芮鞫之即。」晉.木華〈海賦〉:「若乃雲錦散文於沙芮之際,綾羅被光於螺蚌之節。」

6.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芮祉。

注音: ㄖ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