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蚌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ng Wu
作者: 王克芬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民間舞蹈。又名《蚌殼燈》、《蚌殼精》等,主要流傳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福建等地。是漁民們祈求豐收及節慶日子裡表演的舞蹈。蚌殼形道具多用竹、布製成,表演者將蚌殼形道具繫在背上,雙手握住殼內的扶手,控制殼的開合,以表達人物的感情。有的地區將殼扎成雙層裡面燃成燈燭。蚌舞多由女子表演,動作有〈碎步〉、〈盤腿蹲〉、〈半轉身〉等。《蚌舞》已有很長的歷史,傳統京劇《廉錦楓》中有一段〈刺蚌〉,就是吸收民間的《蚌舞》加工而成的。《蚌舞》的表演形式多樣,有兩人表演的《漁翁戲蚌》,三人表演的根據古老寓言改編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有多人表演的蚌殼群舞等。由民間音樂伴奏,曲調優美、流暢,節奏輕快、活潑,很好地烘托了動作誇張,幽默、詼諧的舞蹈氣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蚌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