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苴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jūj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可結子的麻,亦稱麻的子實為「苴」。《玉篇.艸部》:「苴,麻也。」《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漢.毛亨.傳:「叔,拾也;苴,麻子也。」
2.姓。如唐代有苴那時。
[形]
粗劣、不精緻。《墨子.兼愛下》:「昔者晉文公好苴服。」
[動]
包裹。《禮記.內則》:「實棗於其腹中,編萑以苴之。」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古時襯在鞋裡的草墊。《說文解字.艸部》:「苴,履中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墊東西在某地或某物上。
  2. [[名] ] 墊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