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幎 - 教育百科
幎 |
|
- 部首 巾
- 部首外筆畫 10畫
- 總筆畫 13畫
- 漢語拼音 m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ì |
解釋:
[名] 覆蓋器物的布巾。《呂氏春秋.貴直論.知化》:「吾何面以見子胥於地下,乃為幎以冒而死。」 [動] 覆蓋。《淮南子.原道》:「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 [副] 均勻的樣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而視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迆也。」漢.鄭玄.注:「幎,均致貌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覆蓋器物之布巾。如:「幎目」。《說文解字.巾部》:「幎,幔也。」清.段玉裁.注:「謂蒙其上也。《周禮》注曰:『以巾覆物曰幎。』」《呂氏春秋.貴直論.知化》:「吾何面以見子胥於地下,乃為幎以冒而死。」 2. 覆蓋。《玉篇.巾部》:「幎,覆也。」《淮南子.原道》:「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漢.高誘.注:「幎,覆。」 3. 均勻貌。《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而視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迆也。」漢.鄭玄.注:「幎,均致貌也。」 |
|
注音: | ㄇㄧ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幎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