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角帖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rnbook
作者: 曾淑賢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角帖書,或稱初學讀物,是16世紀中葉流行於英、美,供兒童學習字母、數字與祈禱文的初學讀物。其最早使用年代目前尚無法考證,可能源自早期以角片覆蓋珍貴手稿的作法。
  角帖書是將一張印刷好的紙張,黏貼於木板上,覆蓋透明且由銅環固定的薄角片,以防破損。每一片薄角板,下端有柄,便於執握,柄上鑿有小孔,用細繩穿著,繫在兒童的頸項或腰帶上,以便攜帶並防散失。通常每個家庭都備有這種簡單的一頁書,讓孩子隨時可讀。角帖書的主要內容為:(1)英文26個字母的大小與寫法;(2)英文母音的讀法;(3)祈禱文。
  18世紀中葉,角帖書為讀書板,或稱球拍書(Battledore)所取代,讀書板與角帖書大同小異,只是將木板改成硬質紙張,而且可以一摺為三。後世為教導兒童認識文數字基本概念所設計的卡片圖畫書,即源於此。後人並將兒童的初學讀物,稱為角帖書或讀書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角帖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