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塊構造學說 - 教育百科
板 | |
塊 | |
構 | |
造 | |
學 | |
說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late Tectonics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探討地球演化歷史的地球科學理論。板塊學說認為地球表面係由相互運動的板塊組成,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則負載於板塊之上。板塊邊緣為線狀的地震帶及火山活動帶所界定,主要可分為三種型態:(1)擴散式,即中洋脊。海洋地殼由此向兩邊擴散,同時產生新的海洋地殼。(2)聚合式,若大陸板塊彼此互相碰撞擠壓,即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若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彼此接近,較重的海洋板塊隱沒於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和島弧。(3)剪力式,即轉移斷層帶,發生於板塊相對運動方向與板塊邊緣平行的情況下。另外三個板塊的交會點稱為三合點。板塊構造學說成功的解釋了地球上地震及火山活動的分佈情形,以及地球形貌如海盆、海溝、和中洋脊等特徵。許多山脈的形成也歸因為地質史中板塊相互碰撞的產物。地質學家相信大約在兩億年前,盤古大陸(pangaea)分離後,逐漸演化成目前的大陸及海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板塊構造學說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