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程建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課程建構是早期課程發展學者較常使用的名詞,指課程在建立或編製程序中的一切相關過程。在文獻中,經常與課程發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課程工程(curriculum engineering)同義;但課程建構的意義更明確地指稱對於課程組成要素的性質、組織方式作決定的過程。
  要進行課程建構,即須找出構成課程內容的要素,所以必須先回答一些如下的問題:所謂美好生活是什麼?知識的本質為何?教育的目標是什麼?什麼樣的課程設計能最有效地實現基本的使命?什麼知識內容應該是所有學生都要學習的?學習者在與課程互動時,應該從事哪些活動?應該如何評鑑教育目標、內容與學習活動的優點?正因為課程的組成要素是直接呈現給學者的,所以在選擇、組織課程內容時,對於每一項問題的決定都是一個批判的過程。
  課程建構有時會與課程發展混淆,不過,課程建構指的是直接與課程內容、組成要素有關的決定;課程發展則是與建構的「過程」有關的決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課程建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