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ㄙㄨㄥˋㄖㄣˊㄘㄞˊㄨˋㄑㄧˋㄊㄨˊㄧㄡˇㄙㄨㄛˇㄑㄧㄥˇㄊㄨㄛㄖㄨˊ:「ㄒㄧㄥˊㄏㄨㄟˋ」、「ㄏㄨㄟˋㄒㄩㄢˇ」、「ㄏㄨㄟˋㄌㄨˋ」。
  2. ㄩㄥˋㄌㄞˊㄒㄧㄥˊㄏㄨㄟˋ˙ㄉㄜㄘㄞˊㄏㄨㄛˋㄘㄞˊㄨˋㄖㄨˊ:「ㄕㄡˋㄏㄨㄟˋ」、「ㄙㄨㄛˇㄏ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解釋:
  1. 送人財物,企圖有所請託。
    【例】行賄、賄賂
  2. 用來行賄的財貨、財物。
    【例】貪贓受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解釋:
[名]
財貨、財物。《說文解字.》:「賄,財也。」如:「貪贓受賄」。《左傳.文公十八年》:「竊賄為盜。」晉.杜預.注:「賄,財也。」
[動]
1.贈送禮物。《儀禮.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左傳.文公十二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國無陋矣!』厚賄之。」
2.送人財物,企圖有所請託。如:「行賄」。《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政刑弛紊,賄貨公行。」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三.謬誤》:「溥晚年以賄敗,竄謫海州。」
注音:
漢語拼音: huǐ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é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ㄏㄨㄟˋ

1. 財貨、財物。如:「貪贓受賄」。《說文解字.貝部》:「賄,財也。」《詩經.國風.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漢.毛亨.傳:「賄,財。」《左傳.文公十八年》:「竊賄為盜。」晉.杜預.注:「賄,財也。」

2. 贈送禮物。《儀禮.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左傳.文公十二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國無陋矣!』厚賄之。」晉.杜預.注:「賄,贈送也。」

3. 予人財物,以圖請託。如:「行賄」。《北史.卷一二.隋本紀.煬帝》:「政刑弛紊,賄貨公行。」

4. 貪圖錢財。《國語.晉語九》:「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 梗陽 之賄殃之,不可。」三國吳.韋昭.注:「不賄,不貪財。」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三.謬誤》:「溥晚年以賄敗,竄謫海州。」

㈡ㄏㄨㄟˇ,ㄏㄨㄟˋ之又音。 

注音: ㈠ㄏㄨㄟˋ ㈡ㄏㄨㄟ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