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韋安,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en, Jan (Hans Wiener)(1908-1967)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奧國舞蹈家、編舞家及舞蹈教師。生於維也納。曾隨拉邦(Rudolf Laban)、魏格曼(Mary Wigman)、達克羅茲(Emile Jaques-Dalcroze)學習,也學習過體操、孟遜狄克(Mensendieck)技巧、鋼琴以及聲樂。1925-1926年,他在「伊凡.喬姬(Yvonne Georgi)芭蕾舞團」擔任獨舞者。1926-1928年,他獨自一人到亞洲演出,曾在上海成立舞蹈學校。1928年,他到美國發展,成為第一位在百老匯演出的歐洲現代舞蹈家。他曾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並在「波士頓音樂學院」成立舞蹈系並擔任主任。1948年成立「波士頓舞蹈劇院舞團」(Boston Dance Theatre),擔任該團藝術指導。韋安除了在美國任教之外,他還到西柏林、維也納和雅典演講及教學,發表很多舞蹈文章。1967年逝世於波士頓。他的作品很多,重要作品包括:《不可思議的吹笛手》(The Incredible Flutist, 1938)、《哈得遜河傳奇》(Hudson River Legend, 1942)、《那拉甘西之灣》(Narragansett Bay, 1946)、《劫後餘生?》(Aftermath-Is There Survival? 1950)。
參照:
Simon and Schu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韋安,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