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通訊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unication port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傳送資料至某一裝置或從某一裝置輸出時所連接的埠端。例如在電腦網路中,電腦的輸入輸出資料與網路的連接,必需透過數據機(MODEM)來完成,而電腦的輸入輸出端與數據機間則必需有串列通訊埠,如RS-232來完成資料的連接。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通訊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unication Port, COM Port
作者: 張國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通訊埠是指用來做通訊用的介面。一般可分為「並列埠」(parallel port)與「序列埠」(serial port)兩大類。通訊埠主要的功能是要與電腦的週邊設備,如:滑鼠、印表機、數據機、繪圖機、搖桿……等,做資料的傳遞,使電腦能將資料輸出到週邊設備,或用滑鼠、搖桿來控制電腦。
  在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上並列埠通常用來連接印表機;而序列埠通常用來連接滑鼠、數據機……等。
  一般在個人電腦上,「通訊埠」通常是指RS-232。在個人電腦上,一般會有兩個RS-232 port,有時會有四個,名稱分別為coml,com2,corn3,corn4。它們在傳輸資料時,是採用一個位元(bit)一個位元傳送的方式,所以RS-232 port又稱做「序列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通訊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