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醉魚草假尾孢菌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醉魚草假尾孢菌
英文名: Pseudocercospora buddleiae
描述:
上下葉表皆會有葉斑,角形至不規則狀,稍為葉脈所侷限,有時會互相融合,病斑於上表皮呈棕色至紅棕色,具有狹窄的深色邊緣,病斑於下表皮經常呈亮黃棕色,蓋住葉片氣孔。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12根聚集成束,淺至中等橄欖棕色,朝頂端處漸細且顏色漸淺,筆直或呈突彎曲狀,2–8個分隔,分隔處偶隘縮,具分支,波浪狀至膝狀或齒狀,40–120×3.5–6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倒棍棒狀,淺橄欖色,筆直或稍彎曲,1–7個分隔,分隔處偶隘縮,頂端鈍狀,基部倒圓錐狀截形,25–75×3.5–5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分布:
分布於日本、台灣。台灣分布於台北市、台中市。
作者: 黃尹則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