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醜表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ou Piao Kung
作者: 董錫玖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吳曉邦創作並表演,西元1939在吳曉邦第三次舞蹈表演會演出。吳曉邦根據汪精衛在河內發表向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的電報,賣國投敵,成為漢奸走狗的事實,遂創編了《醜表功》。用民間藝術傳統的諷刺手法,戲曲舞蹈丑角的動作,刻劃了一個醜官的舞蹈形象。刻製的面具很像汪精衛,卻在面具上裝了鬍鬚,一方面增加他的滑稽感,一方面為使形象處於似是而非之間,通過觀眾的自由聯想而引起共鳴。服裝設計選用戲曲□醜官式的袍子,在胸口上畫一個太極圖,腳上穿雙一紅一綠的鞋。動作上,他無時不在賣弄欺壓百姓,獻媚主子得意忘形,最終落得可恥下場。音樂由吳曉邦與陳歌辛共同設計,採用北方民歌旋律,處理成不諧和音調。演出收到鞭撻漢奸,警醒國人的效果,成為保留節目。西元1959天馬工作室重新上演。
參照:
吳曉邦《我的藝術生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醜表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