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鎢絲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ū sī dēng |
解釋:
西元一九○八年,由美國庫立芝博士(W. Coolidge)首先發明,以金屬鎢作為燈絲的電燈泡。與其他材質為燈絲的電燈泡相較,鎢絲燈的亮度更大,壽命更長,且較省電。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鎢絲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ungsten lamp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一種人造光源,具有體積小、發光強、壽命長等特點,可直接連接220伏特電源,色溫高達3000°K。一個1000瓦的鎢絲燈與5000瓦的普通燈泡之亮度相近,但其耗電量卻遠較普通燈泡為低。鎢絲燈缺點為溫度較高,發光光譜不完全,故僅適用於地圖濕版照像或底片翻曬。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鎢絲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